用不着站在什么上帝角度,即便是在宋代的时候,包括太祖赵匡胤等人在内,都认识到了把都城放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府汴梁,是个非常危险不合适的行为。
开封的北方是大片的平原,而且由于燕云十六州在辽的手里,一旦北方的骑兵南下,宋朝几乎是没有反抗的能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都城迁走。
赵匡胤待到局势稍稍稳定,就想着先迁都洛阳,然后定都长安,但并没有成功。
赵光义与诸多朝廷大臣纷纷反抗迁都,而这件事因为太祖的忽然驾崩被搁置,一直到靖康年女真人南下攻破汴梁城,北宋的都城一直都还在开封府这个地方。
河南这个地方,原本汴梁不算是个很出众的城市,虽然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因为曾是魏国大梁城所在而名噪一时,但之后就被洛阳给完全掩盖了光辉。
很长时间内,洛阳无疑是中原一带最耀眼的存在,直到唐朝以后。
这边唐朝的江山刚刚结束,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千年古都,也就此衰落,长安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以后,作为关中平原东部门户的洛阳,也难以承受。
不仅如此,洛阳曾是隋唐大运河的中枢,但唐中后期运河淤塞,使得洛阳水运不兴,内河漕运的繁荣,让仅仅是节度使驻地的汴州急速兴起,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汴梁。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将都城定在洛阳之外,其他四个王朝都将都城放在汴梁,如此经营让汴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洛阳,成为中原最重要的城市。
宋朝继承的是后周的江山,当时后周的都城也在汴梁,也算是遵循旧例。
但是汴梁虽然繁华,可军事上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汴梁北方的华北平原根本没有能够作为屏障的天险,所以宋太祖就想着如何迁都回到长安。
宋太祖是军伍出身,对这些非常明白,他的计划是先迁都洛阳,再迁都长安,但这件事最后还是没能成功,因为朝野上下反对的力量实在太强,包括他的弟弟,即后来的太宗赵光义。
一,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拦
太祖的子嗣当时比较年轻,在乱世当中,“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并非虚言,而后来宋太祖的确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不管烛影斧声到底是不是真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赵匡胤时期,赵光义加封晋王、开封府尹,这在当时是储君的标准配置。
赵光义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他在开封一带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而朝廷当中也有很多人,在开封一带拥有大量财产、势力等。
一旦迁都,自然意味着自身的利益将要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些是许多人不愿看到的,尤其是赵光义,这对于他争夺皇位也很不利,所以他们都极力阻拦迁都。
二,赵匡胤的突然去世
尽管朝野当中很多人反对,但正确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尤其像是关乎社稷的大事,赵匡胤千方百计想着迁都洛阳、长安,被各种阻拦。
但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宋太祖忽然驾崩,迁都的事情也就被无限期搁置。
继位的太宗赵光义,原本就反对迁都,毕竟开封是他的大本营,他根本就不愿离开,而跟随他的朝臣们,大多数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随着宋朝对于开封经营的完善,这里的繁荣程度,已经不是曾经的长安洛阳可比,而后来的宋朝也逐渐沉浸在这种太平安乐当中,没什么人再提起迁都的事情。
一,人口增长,长安粮食匮乏
原本古代的时候,关中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水源充足物产丰饶,但是在隋朝开始后这里就因为人口过多,土地越发难以承受,不得不从外界运输粮食。
到了唐代,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黄河航道阻塞,陆运成本巨大,粮食进不去长安,使得盛唐时代,经常有皇帝带着皇族、大臣们跑去洛阳,原因就是缺粮。
到了宋代,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长安还是缺粮食。
经过唐末与五代的破坏,长安一带十分凋敝,土地荒芜,而宋朝的重心逐渐偏向南方,定都长安也无法对于南方进行有效掌控,长安也是不适合做都城的。
二,航道淤塞,洛阳同样衰落
洛阳原本是地处关中平原的长安,伸向东方的一个中枢,定都长安的王朝同样需要好好经营洛阳才能掌控中原与山东,长安一衰,洛阳也无法保全。
长安暗淡以后,洛阳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并且也受到了战争的破坏。
宋朝时期的洛阳,航运条件根本无法与汴梁相比,洛阳并非没优势,但洛阳的优势若想要恢复的话,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不可估计。
开封与洛阳之间距离很近,宋朝觉得也没必要将都城迁移到洛阳去,这么折腾的意义其实也不是很大,燕云十六州不在手中,整个华北平原其实怎么说都是危险的。
汴梁从当初唐朝的一个藩镇,随着漕运迅速崛起,到了北宋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座非常繁荣昌盛的城市,远非受到战火破坏的长安、洛阳能够相比。
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之后,中原迟迟没能夺回,使得整个华北平原都暴露在北方铁骑的攻击范围之下,只能通过人力来布防,效果甚微。
北宋与辽,自从《澶渊之盟》后相安多年,也让宋朝失去了忧患意识。
不管怎么样,宋朝定都在汴梁,没能按照太祖设想的那样迁都离开,对于后来北宋被女真铁骑破城,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为了防守汴梁消耗巨大,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在去世的那一年春天,打算迁都洛阳。他弟弟赵光义很不理解地跑去找哥哥: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赵匡胤冷冷一笑表示:我不仅要迁都洛阳,将来我还要迁都长安!
两人沉默了很长时间,这事儿并没有谈出什么结果。到了夏天,赵匡胤果然去洛阳考察了一番,回来以后叹了口气,放弃了迁都洛阳的想法。没多久,一场斧声烛影过后,赵匡胤就突然去世了,年仅50岁。
为啥赵光义要反对迁都呢?洛阳作为汉唐故都,难道不比开封更加适合做都城吗?北宋为何始终以无险可守的开封,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呢?
刚创业那会儿,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别提多照顾了,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赵匡胤每次出征,都是把开封城留给弟弟赵光义打理。这也使得宰相赵普对此很不满意。
尤其是赵光义在公元961年担任开封府尹以后,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
因为五代以来,储君一般都是亲王加开封府尹这样的套装。很显然,当时的赵光义已经占了一个条件了,如果再让他晋封亲王,那他等于是直接被任命为储君了!
宰相赵普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火药味,因此一直阻挠赵光义成为亲王,甚至曾经多次反对赵匡胤把大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也是赵光义对赵普恨得牙痒的原因。
担任开封府尹以后,赵光义开始一步步谋划夺取储君之路,他在开封府搭建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开封府尹集团。
赵匡胤晚年,看着自己的俩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成年了,便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结果低头一看,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已经处于尾大不掉的状态了。你看这事儿弄的。
即使赵德昭或者赵德芳登基,要想制衡赵光义,恐怕也十分困难,因为赵光义在开封的实力太强了!这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打算迁都洛阳的根本原因。
洛阳是不是故都,是不是战略要地,和本次迁都计划没有太大关系。赵匡胤打算迁都,就是为了躲开弟弟赵光义的势力范围,以此避免同室操戈的局面。
赵光义反对迁都,当然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了,自己辛苦经营了这么多年,你说迁走就迁走?那哪成啊!
尤其是公元973年,宰相赵普被人给告倒了。赵普罢相仅仅1个月以后,赵光义就荣升晋王,实现了亲王尹京的目标,也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储君了!
洛阳是唐朝故都,按道理更适合建都才对。为何宋朝要把都城选在开封呢?这地方此前有人建都吗?
第一,开封早在五代就成了都城。
公元883年,唐僖宗任命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掌管汴州军政大权。打跑黄巢以后,朱温便到汴州的治所开封上任了。等于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朱温就已经在经营开封了,这里是他的根据地。
到了公元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政权后梁,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同年,朱温将后梁的都城,设立在了自己的大本营开封。
开封在朱温多年的经营之下,其实已经非常繁荣发达,完全具备了成为都城的基本条件。2年以后,朱温迁都洛阳,但没多久他儿子继位以后,又把都城迁回了开封,直到后梁灭亡为止。
后唐打的是恢复唐朝的旗号,自然不能定都开封,因此他们强行定都洛阳。不过此后的后晋、后汉、后周,全都把都城设在了开封。
经过了五代数十年的经营,开封俨然成了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在这里建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洛阳连年战火,已经不具备建都条件了。
黄巢起义的时候,把洛阳一顿收拾,当时的洛阳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了。等到五代的时候,后晋、后汉、后周在夺取江山的时候,都曾经带兵攻入过洛阳。
长达百年的战火,早已使得洛阳城变得满目疮痍。这地方遭受的战火实在是太多了,要想负担起都城的重任,那得花老鼻子力气去重建,可谓是得不偿失!
相对来说,开封不仅没有那么多战火,反而不断得到五代君主们的经营。宋朝接手以后,压根就不需要重建任何不动产,拿过来就能用,岂不是方便很多?
第三,开封水路交通发达,方便运送物资。
洛阳处于开封的上游,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比开封要严重得多。过去太平时期,中原王朝还会花大价钱处理黄河泛滥的问题。
可唐末五代上百年的战乱,早就没人在意这一点了。因此洛阳城被淹,基本成了家常便饭了。而且由于河道淤积,导致运输十分不便,同时期的长安也有相同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不花大价钱好好治理一番的话,那从运输角度出发,长安和洛阳都不适合再成为都城了。
相对来说,开封当时的黄河水患压力要稍微小一点,当然了,后来也有了。而且开封凭借京杭大运河的运输条件,成为了四通八达的城市。全国物资都能通过水路运输到开封来,节省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北宋时期,真正把开封变成了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就是开封。
那时候的开封,光城内就有150万人之多。同时期的西方各大城市,能养活50万人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开封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再加上北宋朝廷的重点打造,自然可以把开封打造成一流都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其实就是开封城内的繁华景象。
不过开封的巅峰时期,也仅限于北宋。在靖康之耻以后,开封成了金国的南京,也就是陪都。此后的开封就再也没有当年的繁华了。
这个问题,对于赵匡胤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这就好比什么样的问题呢?你住在20平的单间里面就已经够憋屈的了,但是遇到一个人就问你,你咋不买个别墅呢?扎心啊!老铁!要是能买起别墅,谁住单间!
通常情况下我们称呼为南京为六朝古都,其实这六个在南京定都的朝代都是极为短命的,而开封更有意思了,开封号称八朝古都,比南京还多两个。定都在开封的朝代,除了先秦时期的夏和魏国,主要是五代时期的几个朝代,五代一共是五个朝代,平均每个朝代只有十年左右,其中四个朝代定都开封,你说定都开封有多短命。
更为重要的是,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开封这个地方和南京一样,它没有产生过大一统的全国性政权。
当然,这都是形而上的问题,真正落实到具体当中,在地理位置上,开封就不占优势,开封在黄河以南,紧邻黄河,而黄河以北是太行山以东的大平原,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几天就能打到黄河边,没有多少天下可守,渡过黄河,开封就得挂白旗。
这并非凭空想象的桥段,靖康之耻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的剧情。
靖康之耻之前,其实已经有过很多次预演,每次辽军压境,都会兴起一场迁都之争,仁宗时期,枢密副使富弼在总结宋朝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的时候,就提出建都开封是拖累的论断,认为开封“所谓八面受敌,乃自古一战场耳”,北宋灭亡后,很多人史学家都认为靖康之耻的发生,就是因为北宋定都在开封,没有一条可守的防线。
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权来说,能够侵入的敌人主要来自北方,北宋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然而有一个摆在眼皮底下的残酷事实是,辽国已经立国五十多年。开封这个尴尬的地理位置,在宋辽开战时,太过于被动。
所以,北宋定都开封绝非明智之举。
前面已经说了,在宋朝时期就已经不断有人质疑开封建都存在的问题,那么,他们都认为哪里好呢?
范仲淹曾经说过:“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范仲淹的名声大家应该都是听说过的,他除了在文学上有很大的造就,最大的造就还是在政治上,他的这种和平时期都开封,战争时期都洛阳,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
当然,除了政治家外,就连文学家秦观都能出来指点一二,他曾经表示:“臣闻世之议者 ,皆以谓天下之形势莫如雍(长安),其次莫如周(洛阳),至于梁(开封), 则天下之冲而已,非形势之地也。”
还是从形而上来说,长安和洛阳相比于南京的六朝古都,开封的八朝古都,那更是十三朝古都,而且都是货真价实,实实在在的都城,洛阳号称建都1500年,先后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而长安也是建都1200年。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就是从长安诞生的。
这个建都历史实在是太伟岸了,仿佛就是要是在长安和洛阳建都,这个朝代要不抗个二三百年,那都是开国皇帝上辈子把敬老院给炸了,坏事做绝了,才有这样的报应。
具体到实际当中,还是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洛阳坐拥山川之险,四周群山环绕,东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对伊阙;同时又有黄河天险,足以抵御北方的威胁”。这个位置,相对于开封来说,自然要好上那么一丢丢。
要说长安自然就更好了,不仅有洛阳作为一道屏障,关中地区本来就较为封闭,要打进关中平原,只要坐在长安的统治者不是傻叉,别人根本就进不来。
这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长安和洛阳在五代之前的唐朝还是东西二都,但是唐朝的气运太盛,硬是把这两个城市的帝王气给榨干了,从唐朝之后,还真就没有在长安和洛阳建都的。
当然,这是有点迷信了,说归正传,造成唐朝中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最早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时候,也就是坐在长安的那个傻叉李隆基瞎指挥,让叛军打进了长安。
经历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战乱,不但长安和洛阳早就残破不缺了,北方经济也遭受巨大的破坏,再想要在长安和洛阳建都长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实际上,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南方就开始得到迅猛发展,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已经出现南移的趋势,国家税负主要就是依靠南方地区。
中古古代定都哪里,哪里就极度发展,需要从天下征收大量的粮食在供应,早在隋唐时期,粮食就需要从南方运来,因为水路能将粮食运送到洛阳,所以洛阳的地位逐渐超过长安。
而经历五代之后,黄河改道,从南方运送到洛阳的水路已经行不通了,北宋的运粮路线,就是从南方过扬州,经过通济渠运到开封,如果想要再往洛阳乃至长安运,就得仰仗陆运,那就太费劲了。
所以,北宋开国的时候,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沿袭五代以来的定都传统,继续定都开封,当然,针对这个定都缺陷,赵匡胤也讲过,等将来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
当然,这个想法最后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战事一起,从北南下的游牧民族切断南方向上游的漕运供给线,那只有乖乖就擒的份了。
北宋的难,主要还是因为战事,因为宋朝建立的时候,并未完全统一,如果要是建立了统一的政权,那在哪里定都都一样了。
赵匡胤建立北宋,是篡后周的位登基的,当时不要说辽国没灭,就是南方还有南唐等政权存在,宋在建立之初就面临两个抉择,是往北打灭了北汉和辽;还是沿着长江流域往南打。
往北打,难度较高,收益也很高,胜利的话,可以一劳永逸,不过失败的风险也很大,一旦失败,有可能被反杀,伤及国本;如果往南打,就比较容易了。
赵匡胤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最后还是选择了往南打,想要来一个先易后难,等到把南方统一之后,待到北方局势出现变幻,一举北上,天下也就定了,结果没等到自己北上就挂了,最难啃的骨头也就留给了后代。
历史上都怀疑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篡位而登基,其实我个人感觉还是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的概率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即位传统上来说,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幼主登基而被人篡位的政权比比皆是,赵匡胤也是这样篡位的,所以他十分担心再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另一方面,当时的北宋外部环境并不是太好,前面说到的,北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南方其实也有一堆破事,这个时候,北宋还是需要一个强权式的人物,从这一点来说,赵光义非常适合。
赵匡胤能够登基,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赵光义的支持,北宋建立后,赵光义多次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赵匡胤把政权交给赵光义,很可能是希望其能够有更大的一番作为。
赵光义登基之后,也没有含糊,在武功上的确很积极,即位第三年后就挥师北上击败北汉,更是打退了辽国的援兵。北宋也迎来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随后,赵匡胤借灭北汉之余威开始北伐,结果在亲临战场的赵光义不但战败,还中了一箭,据说赵光义的死,也是因为这一箭。
经过多年之后,赵光义再次发动雍熙北伐,结果大败而归,不是说宋代的统治者没有进去之心,实在是开国的这两场仗败的太窝囊了,经过这两仗,宋朝对辽政策就由进攻变为防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宋陷入一个无法迁都的死循环,为什么呢?
因为想要防御辽国的军事威胁,必须要大量养兵,太祖赵匡胤开国的时候只有20万进军,结果到太宗赵光义的时候,就扩充到66万,到宋仁宗的时候,已经达到125万。
这么多军队驻扎在开封附近,自然需要更多的粮草,这就导致更加依赖漕运,更没有任何向洛阳和西安迁都的可能了。
总结起来,北宋建都开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宋代的危机,而这种危机的不断发展,反而使得建都开封形势更加险峻。
当然,宋朝也一直在加强对开封的防御工事,到北宋末年的时候,开封已经形成大宋最北部最坚固的军事城堡,颇有点明朝建都北京时,“天子守国门”的气魄,假如北宋不建都开封,或许辽国早就渡过黄河,将大宋政权彻底撵出中原。
实际上,北宋最后的灭亡,并非单纯亡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更多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导致的北宋政权不得不亡的事实,如果说北宋败于金,倒不如说是败给了自己。
长安、洛阳的确有天险加持,依然没有拯救唐朝的衰落,想想开元盛世时的唐朝有多伟大,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依然打进长安,差点彻底终结了唐朝,可以说统治者的无能加上朝局的腐朽才是一个王朝倒塌的关键所在。
宋朝初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是提出过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不过,包括赵光义等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都反对这么做,因此最终没有迁都成功。
赵光义为什么反对这么做?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赵光义害怕离开开封以后,他的势力会受到影响。赵匡胤不再考虑让他做接班人,而是会选择自己儿子,所以他要抵制。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北宋开封城)
咱们先来看看,当时宋朝君臣们商议迁都的情况。
宋朝在开封定都以后,由于开封周围没有什么山川之险,因此需要大量的禁军来保护。这就使得整个京城,需要非常多的安保力量。而这些安保力量,将会消耗太多的物资。宋朝本身国力并不雄厚,如果京城消耗了太多的物资,那么将会造成国家贫弱不堪。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赵匡胤提出要把京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提议。毕竟洛阳周围有山川之险,迁到洛阳以后,可以凭借山川之险来拱卫京师,从而减少安保力量,减少物资消耗。
但是,以赵光义为代表的文臣武将,大都反对这样做。赵光义甚至对赵匡胤提出“在德不在险”这样的论调,认为一个君王,一个国家,能不能确保天下太平,能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戴,主要在于君王的德行,而不是京城的防卫。
赵匡胤辩不过赵光义,所以最终他就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不过,等到赵光义等人退朝以后,赵匡胤却对身边的人感叹说,如果不迁都,百余年后,国家的财力就会消耗殆尽了。
赵匡胤的担忧不幸成了现实。到宋神宗的时候,就是因为国家财力消耗太大,因此宋神宗进行了熙宁变法。到宋徽宗的时候,金国南下,灭掉了无险可守的北宋。
(赵光义画像)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迁都呢?
前面我们说了,一般认为,赵光义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实力受到削弱。这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存在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错,当时赵匡胤确实已经在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最早的时候,赵匡胤一直把赵光义当成他的接班人。
赵匡胤认为,五代时期,之所以不断出现朝代更迭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立年长的人为继承人。所以,他才地一开始就培养赵光义。不过,随着他的儿子们逐渐长大,他又觉得,可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如果一直住在开封,是不太容易实现这个愿望的。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一开始培养的是赵光义,所以他给予了赵光义很大的权力。赵光义在大臣中的排位,一直是排在第一位。同时,赵光义又是开封府尹。在整个五代时期,只要是开封府尹,都是皇位的天然继承人。
所以,如果一直在开封,就肯定只能让赵光义来继承皇位。离开开封,把开封城作为陪都,然后让赵光义继续在开封当开封府尹,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就解除了赵光义的权力。
(赵匡胤画像)
不过,这种说法却又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再说了,如果赵匡胤真的想要改换他心目中的继承人,那么他就应该给予他儿子们极高的地位,至少应该把他的儿子们封为王。除了封王以外,最好还要让他的儿子担任洛阳的留守。一旦他的儿子担任了洛阳的留守,在迁都到洛阳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封他的儿子为洛阳尹了。
赵匡胤只要这样做,也就是一种释放信号的表现,可以让大臣们看出,赵匡胤想立他儿子为太子了。这样一来,必然会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如果这时候再谈论迁都,大臣们明白赵匡胤的心思,就不会反对。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我认为,赵匡胤没有这样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打草惊蛇。因为如果这样做,固然能引起大臣的注意,大臣们也会反过来支持赵匡胤,但是必然会引起赵光义的极大警觉。如果引起了赵光义的警觉,那么就可能造成动乱。所以赵匡胤想的是先把都城迁到洛阳以后,再对他的儿子进行分封,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动乱了。
事实上,赵匡胤的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迁都议论发生后不久,就爆发了“烛影斧声”的事件,赵匡胤因此暴毙而亡。如果“烛影斧声”,真的是赵光义杀掉赵匡胤的话,那么,肯定是赵光义已经看到了危险。为了避免事情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才先下手为强,杀掉他的哥哥,干脆自己直接上位当了皇帝。
(参考资料:《宋史》等)
这个话题,不回到赵匡胤最初“陈桥兵变”和后来的整个北宋历史环境,便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答案。
首先,赵匡胤掳夺的是“后周”小朝廷的“天下”。
公元959年7月,后周世宗皇帝去世,其6岁的儿子继位。
羿年初,时任禁军统领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开封以东约40里处的“陈桥驿”发动兵变。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篡权计划。史载,兵变将士拥戴赵匡胤为“天子”,他假意推托三次后以提出两个条件应承,一是所有将士必须听命于他;二是不得伤害后周小皇帝和开封城里的百姓。
于是,他如愿登基。
当时,后周的势力范围并不大。赵匡胤唯一的选择,就是定都于后周都城开封。
其次,强唐弱宋,北宋实际上始终没能统一“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上位”后,与宋太宗赵炅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消灭割据势力的战略方针。
979年,也就是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然而,此时北宋的北界,也只到如今山西河曲、岢岚、原平、代县、繁峙以及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和天津一线。
北宋将开封定为“东京”,称“汴京”或“汴梁”,这里曾是后梁、后晋、后周的都城。同时还设定了“西京”“南京”“北京”三个陪都。“西京”就是洛阳。
总体来说,北宋的疆域,并未超出“五代十国”的旧地,尤其越往西、往北,“外敌”越强大,北宋并不敢轻易把都城西迁。
再次,北宋与辽、党项、西夏的连年战争,使北宋始终战战兢兢,就更别提迁都到临近前线的西安了。
题图,是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的地图。
在这前后,也就是神宗熙宁年间到徽宗大观年间,是北宋疆域最大的时期。
不过,宋辽反复交战,辽军不断南下,最深入的时候,曾经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亦曾越过澶州,但很难再往前推进。
党项,投降过北宋,可真真假假,双方交战频繁。
西夏1034年立国,与宋也常有战事发生。
这样的“险恶外部条件”,频仍的战争,北宋又怎么可能或者说敢于把都城迁往西安。
前面说到的“神宗熙宁年间到徽宗大观年间”,宋军收复了唐后期的失地,疆域扩大到今乌鞘岭以南的湟水、大夏河、洮河等流域。进展更多表现在西南,控制了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部及广西西部。
不幸的是,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率众举戈反抗辽国压迫,1125年便灭了辽国。当年10月,金兵遂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虏获北宋徽钦二帝及其他3000多人,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
北宋就此灭亡。
这一路看来,从960-1127年,北宋哪有迁都的机会和可能!
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生于五代后唐,是洛阳人。他的父亲赵弘殷出自于涿郡赵氏,也一直在中原王朝的后唐、后汉、后周任职。所以,赵匡胤本身就是一个出自于中原王朝武职世家的武将。
唐王朝灭亡之后出现了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疆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就是合称“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当时的情况,除了中原政权之外,尚有很多政权与其并立。五代十国后期,也就是北宋建立之前,与中原政权并立的政权还有:南方的吴越、闽、南唐、楚、南汉、南平、后蜀、大理;北方有辽、黑水靺鞨、蒙古;西边有吐蕃诸部、河西回鹘、西州回鹘、葱岭西回鹘。
北宋脱胎于后周,后周的疆域东到山东,西到陕西的渭水流域,北到河东代州,南到淮水、汉水流域。后周的都城在开封,北宋承袭了后周仍以开封为都城。而实际五代政权更替之间也经历了一个都城从“洛阳”逐渐迁移到“开封”的过程。
唐王朝被其宣布军节度使朱温所灭。朱温的势力范围在宣武镇,宣武镇包括汴州、宋州、颍州、亳州四州之地,治所在汴州开封府。所以朱温建立朱梁之后,以自己势力最大的地区开封为都城。同时后梁是两京制,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一是因为河南地区也是朱温的势力范围;二是因为洛阳曾是唐的神都,有利于震慑和安抚。
李存勖灭后梁以续唐祚之名。本来出自于河东集团的李存勖势力在河东晋地,也不在宣武镇。基于以上原因,后唐以洛阳为都城。
后晋灭后唐,初以洛阳为都城。石敬塘原来也是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在太原称帝再利用契丹的力量入洛阳灭后唐。后晋国力弱,只存在了十一年,在洛阳无法立足,迁都于开封。石敬塘也曾在汴州任宣武军节度使。
后来的后汉、后周都以开封为都城。在这种情况下,后周重臣赵匡胤夺后周国祚,也没有再迁都城。赵匡胤自己势力其实也是在开封。他追随柴荣,柴荣在后周建立后为开封府尹,赵匡胤做的就是开封府马直军使。柴荣登位后,赵匡胤就负责掌管禁军。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要忙着收拾南唐、后蜀、南汉等等割据政权,也没有机会迁都。其实赵匡胤也是曾经想迁都洛阳的。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朝臣拥护。开封是五代以来勋臣积蓄得益之地,故旧不愿离开。赵匡胤在北宋初采取的也是对前朝怀柔的政策,内忧外患重重,也确实是无力迁都。
众所周知,天下中心在中原,中原中心在河南,河南中心在开封。虽然现在的开封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沦落为四线以下的城市,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它曾经拥有连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古都都无法比拟的辉煌。
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的不夜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完全打破市坊界限的“国际大都市”。根据日本学者推算,北宋时期开封的人口峰值最高时曾经一度超过170万,这是唐代的长安和洛阳都未曾达到过的。
近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中华文化,造极于宋,而开封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中原的腹心,从城市文明的角度来看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127年,是汉民族历史上不能忘却的,也无法忘却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不只是开封,整个河南,整个北方东西向的不足全部走向衰落,而处于南北向的北京和南京开始崛起。
但是无论如何衰落,只要《清明上河图》留存一日,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的东京梦华。开封人相比于北京人、南京人、西安人甚至是洛阳人都是那么的默默无闻,开封,当代一个四线以下的小城市,其繁华程度远远不能望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的项背。因为作为一座城市开封曾经辉煌过,作为开封人,追溯千年,我们也是天子脚下的人!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开封?他为什么不定都在关中平原的长安和有山川之险的洛阳。答案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长安、洛阳都已衰落。
如果说,后来的开封在靖康之乱中一蹶不振,从此变得默默无闻,那么长安、洛阳从安史之乱开始,在近代之前的近千年里一直也都不是很不景气。盛唐气象耗尽了关中的帝王之气,作为长安的陪衬,洛阳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长安的牵连。从安史之乱,唐王朝第一次放弃长安起,此后数百年,长安城再也没有找回往日气象,反而在安史叛军,外族的敌军,农民起义军的战火中迭遭摧残。
根据《旧唐书》记载,883年,唐朝的军队在收复长安后,自己竟然“纵火焚剽”,以致“宫室、居市、闾里,十焚六七。”两年后,掌宦官田令孜与藩镇军阀王重荣、李克用争战失败,在挟持唐僖宗退出长安时,下令纵火烧城,结果“唯昭阳、蓬莱三宫仅存”。而洛阳,作为唐王朝的陪都,在战火中遭受破坏的程度,一点儿也不比长安小。反观开封,自从隋唐时代起,因为水利原因,逐渐恢复了战国时期大都市的重要地位。到了唐代晚期随着洛阳的漕运荒废,开封的地位就愈加重要。
梁、唐、晋、汉、周五个中原政权,除后唐之外,其余都是定都在开封。到了北宋建立,长安、洛阳已经荒废。而开封从后梁太祖朱温还是唐朝节度使的时候就已经苦心经营,到后周太祖郭威的时候,已经完全成为了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经济文化中心。世宗柴荣继位之后,更是一度扩建开封城,等到北宋建国时开封城已经扩大到原来的4倍。显然,宏大的开封城,要远比残破的长安洛阳更适合彰显一个新兴王朝的气象。
另外,虽然开封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不像长安、洛阳有天险可依,但是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容易攻破。战国时代的最后十年,强大的秦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统一了六国,但是在统一过程中却受阻于魏国的都城大梁,强攻三月而不下,最后不得不决水灌城。明朝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席卷陕甘,转战中原时,进攻开封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依旧没有攻破开封,最后也不得不掘开黄河。
从城防体系上来说,正是因为没有天险可依,开封的城防体系才最为严密,这座城池的可防御程度,远远高过了长安城和洛阳城。靖康年间,如果不是宋徽宗和宋钦宗懦弱昏庸,竟然异想天开的相信了一个不学无术的道士,堂而皇之的以神兵迎敌,大开城门,以当时宋王朝的防御措施和金王朝的兵力,靖康之战中谁胜谁负,倒还真悬!
可以这样说,金朝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攻下开封城,完全是因为宋朝皇帝无心防御,开门迎敌的结果。换言之,还是那句话,开封的防御体系不但不弱而且很强。
最后,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固若金汤的城池,长安有潼关天险,不照样一次又一次的被人攻破?无论是安史叛军,还是农民起义军,长安的城墙挡住了哪一个?哪一个都没有挡住!洛阳有山川之险,结果又如何呢?
所以,还是孟子说得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如果当时宋徽宗和宋钦宗不那么昏庸,不那么异想天开。稍微积极一点,好好备战,未必就会发生靖康之变。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靖康之变到底是发生了,一座辉煌的城池在战火纷飞中烟消云散,开封沦落了,河没落了,整个北方都不再复当年模样了。
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因为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最大的危害就是自然环境恶劣加之隋唐大运河堵塞。
很多人其实一直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两宋以前经常能听到什么大兴土木、兴修宫殿等等,而明清几乎就很难在看到谁谁谁大兴土木了,最大规模也就是朱棣修紫禁城。
我们今天看紫禁城磅礴大气,气势恢宏,可实际上紫禁城在秦汉、隋唐的皇宫面前完全就是弟弟,不管是面积还是规模都属于不入流的那种。
在古代需要修建如此大规模的宫殿群需要消耗的木材和土方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古代北方可不供暖,煤炭大规模使用也是在元朝之后,冬天靠抖的基本翻不过年,所以木材在取暖上的消耗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但古代生产力又不发达,交通运输成本非常高,所以这些消耗只能就地取材。
经过秦汉、隋唐在关中和洛阳地区千余年的霍霍,曾经的大秦的龙兴之地渐渐变成了黄土高坡。
试想一下赵匡胤每天上朝还没开口就先吃了一嘴土,那场面是不是就很尴尬,让他回去吃土,门都没有。
另一点自然就是水土流失导致的隋唐大运河堵塞。
隋唐以前,中原王朝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对朝廷税收的影响非常小,虽然经历了东晋对南方的开发,但其实主要的产粮区还是在关中以及四川盆地。
所以朝廷为了更好地将这两块产粮区控制住,所以政治中心也就设在了关中地区。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税也渐渐成为了王朝的一个重要收入组成,而古代交通不便,水网发达的关东以及南方自然就成了商品经济更发达的地区。
加之多年的发展,关东(函谷关以东)以及南方的粮食产量也逐渐上来了,中原王朝就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些地方了。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产物,杨广为了让关中地区与关东及南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决定将永济渠、通济渠、广通渠与淮河、长江及南方水网的水路打通,从而使中枢能很好的掌控关东及南方。
所以从隋唐开始,其实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就已经出现了向东和向南的转移了,当朝廷通过强效的行政手段,让关中的辉煌延续了数百年。
但盛唐繁荣的背后何尝不是在加剧关中环境的恶劣,随着唐朝的灭亡,中原王朝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
上面说过,中原王朝强盛时,尚且能通过强效的行政手段维持关中的繁华,就比如组织人力每年都对大运河进行疏通甚至是扩建。
但随着唐朝的覆灭,中原进入乱世,都在忙着抢地盘,谁还会去管那运河的死活,所以没几年也就因为水土流失等问题彻底堵塞了。
至此,关中地区持续了千年的繁荣落下了帷幕,关东和南方走上了历史舞台。
当然,朱元璋曾想过等大明局势稳定一些后迁都西安,西安这个名字就是他给改的。
但朱元璋当时考虑的并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国防问题。
由于明朝几乎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甚至以西地区的有效管理,所以关中在明朝反而成了边疆,而西安自然也就成了边防重镇。
对于朱元璋的这种考虑,朱棣倒是贯彻得挺好,只不过他没有选择西安,而是选择了各方面优势更好,也是自己大本营的北平。
说回北宋为什么定都开封。
除了上面说过的经济重心问题,老赵家选择开封自然是因为这里原本就是后周的都城。
作为窃国者,赵匡胤自然也就沿袭了后周的都城。
而且,赵匡胤篡国后中原还没有统一,不,准确说有宋一朝中原都没有统一过。
所以老赵家的人哪有闲工夫去考虑迁都的问题,不是在考虑辽国今年的岁币怎么办就是在考虑西夏的岁币该怎么办,到了南宋干脆一股脑都给了金朝。
所以宋朝表面繁荣的经济也可以说是被周围这些亲戚给逼出来的。
除此之外,两宋是典型的一国养一城,汴梁、临安极尽奢华的背后是全国上下的哀鸿遍野和不举子现象。
让一群享受惯了奢华生活的贵族老爷去穷乡僻壤的乡下窝棚生活,这可能吗?
所以就算赵家的人有意迁都,那些和皇帝共天下的士大夫们也不会同意。
最后,别看汴梁以东、以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但实际上因为这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抗的前沿重地,所以城高墙厚,加上后周和北上的建设,汴梁早是当时中原最固若金汤的堡垒了。
加上前面说过的,北宋也怕辽国没事就南下劫掠,所以每年都会把几乎全国的财富都集中到这座大碉堡中,搞出了个一国养一城的王朝、所以就算汴梁被辽国给围了,也完全不慌,因为辽国根本就没可能攻破汴梁。
至于徽钦二帝那种大开城门唤天兵天将来守城的奇葩可能历史上也就这两位了。
别说辽国和金朝,后来几乎征服的整个欧亚大陆的孛儿只斤家族都不敢直接进攻临安,而是绕道襄阳和川渝。
然而襄阳打了几年也打不动,就算是小小的钓鱼城还让孛儿只斤家族折了一位大汗,最终不得不选择翻越青藏高原,取道云南才一路向东灭亡了南宋。
所以北宋不选开封我反而觉得奇怪。
事实上,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的这一年,他就想迁都洛阳,但被其弟赵光义阻止,这里面涉及到了一场皇室权力斗争。
976年春,赵匡胤巡幸洛阳,这里是赵匡胤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看着那熟悉的城池、那一草一木显得无比亲切,赵匡胤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久久不愿离开,于是在洛阳一住就是两个月。
也正是这期间,赵匡胤借此机会抛出了一个令群臣瞠目结舌的想法——迁都洛阳!
谁知,他刚一说完,立马就遭到群臣一致反对。
其中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劝谏理由很经典:
东京(开封)有汴渠漕运,水陆交通发达,每年从江淮地区运到开封的粮食就有几百万斛,京城几十万军队全都仰仗这条发达的交通线。
而且朝廷府库设立在开封,精锐军队也部署在开封,一旦迁都,影响很大的。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禁卫数十万人仰给于此,帑藏重兵皆在焉。根本安固已久,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宋史》
之所以说这条理由很经典,是因为透过这条理由可以看到开封作为都城的重大缺陷。
李怀忠认识到了开封有发达的水运枢纽,朝廷几十万军队都指着开封城那条便利水运交通供应钱粮,都指着它吃饭,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开封城为什么需要部署几十万大军,还不是因为开封是四争之地,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所以需要部署重兵来防卫京师。
而洛阳则不一样,它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北面是太行山,东面是嵩山,西控关中,还有黄河天险,而且地处中原腹地,还有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地理上十分优越。
如果定都洛阳,就有了天险屏障,驻守京城的军队就不需要那么大的规模,而且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交通也不差,作为都城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赵匡胤显然是十分明白的,所以无论大臣们如何反对,他都坚持要迁都。
大臣们劝谏无果之后,只好搬出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出来。
赵光义的理由更简单:朝廷大臣、王公贵族的家都安在开封,朝廷最核心的中枢机构也设置在开封,如果迁都,所有人以及机构都得跟着搬家,实在是不方便。
看着自己的亲弟弟也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赵匡胤这时干脆将迁都的完整设想说了出来:迁都洛阳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要迁到长安才是终点。
好家伙,原来迁都洛阳都还不算完,后面还要折腾一次啊.......
赵光义显然是十分不理解的,于是再度义正言辞地劝阻。
赵匡胤见弟弟还是不开窍,十分无奈,只好耐着性子跟他做了进一步解释说道:
我之所以要最终迁都到长安,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要通过这里的天险屏障,以去除冗兵,仿效周、汉两朝的故事以安天下。
很明显,赵匡胤看得十分透彻,开封乃是四争之地,无险可守,必须部署几十万军队来弥补它地理上的不足。
但这么一来就会造成冗兵这种弊端,几十万军队常年累月部署在都城,几十万人的吃喝,都是要花钱的,光是养兵的费用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要知道,古代的生产力并不发达,要养活这么多军队,要耗费的民力是十分巨大的,长此以往,势必掏空民力。
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可赵匡胤没想到的是,即便他解释得这么清楚了,赵光义还是坚持不能迁都,极力劝说赵匡胤。
于是,赵光义说了这么一句:在德不在险。
所谓“在德不在险”,就是说,安定天下靠的是帝王的德行,施行德政以实现天下大治,并不是靠山河之险。
此话一出,赵匡胤顿时沉默!
赵光义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治国和定都本来就是两码事,定都就是必须要考虑安全因素,而且防备外患跟治国并不冲突。
难道帝王的德行很好,以德治天下,然后天下大治了,就不会有外患入侵了吗?都城就不需要部署重兵守卫了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赵匡胤这样的人物,很明显也是知道的,但他却根本没有再反驳下去。
而是过了一会儿对左右侍臣说道:晋王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如果继续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将被掏空。
事实上,后续的发展果然如赵匡胤所料的那样,北宋常年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了严重的“冗兵”弊端,对国库和民力消耗极大。
北宋后来的几次改革,都无一例外的要解决冗兵问题,但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直至金国崛起,铁骑长驱直入,攻破开封,灭亡北宋,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晋王赵光义又为何极力反对迁都?这两个问题很重要。
如果结合当时的朝廷权力格局来看,赵匡胤提出迁都的理由虽然都是长远考虑,但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没说,那就是削弱晋王赵光义。
宋朝建立后,赵光义不仅被封为晋王,而且还做了开封府尹,掌管京城,而且赵匡胤每次外出,还让赵光义监国,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就是太子才有的特权。
后来赵普被罢免宰相之职,外放地方之后,赵光义无人制衡,在之前势力的基础上,急剧扩张,构建出了一个以赵光义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并且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态势。
而赵匡胤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赵光义。
在去洛阳之前,赵匡胤已经开始将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推到台前,参与宋朝重大政治活动,比如让赵德昭接见吴越使臣,让赵德芳出席宴请吴越使臣的国宴等。
同时,赵匡胤突然对四弟赵光美十分亲近。
比如,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多次去赵光美府中看望慰问,要知道以前他很少去,如今却突然变得这么亲近?很反常。
而且赵匡胤巡幸洛阳时,打破了以往让赵光义留守开封监国的惯例,把他带着一起去了洛阳,而留守开封的人变成了四弟赵光美和儿子赵德昭。
由此可见,赵匡胤试图将儿子推到台前,建立威望和势力,再扶植四弟赵光美以制衡赵光义。
所以,迁都这事儿背后的玄机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赵光义已经在开封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势力,形成了以赵光义为首的政治集团,足以威胁皇权,而且赵光义对皇位也有了野心。
但他的野心被赵匡胤察觉,所以赵匡胤果断采取了措施,只不过这种措施是温和的。
他一边扶持儿子和四弟赵光美来制衡赵光义,另一边就是利用迁都来瓦解或者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的势力体系,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很难动摇,但迁都可以动摇他的势力。
因为迁都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文武百官都得跟着搬迁,连朝廷机构都要搬走,迁到了新的地方,各大势力就得重新洗牌,赵光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当赵匡胤提出迁都时,赵光义极力反对,丝毫不松口,而且文武百官里有不少是他的人,也跟着反对。
这么一来,赵匡胤即便是皇帝,面对群臣一致反对,加上赵光义作为实力派也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是无法强行推动迁都的。
因此,当赵光义说完那句“在德不在险”后,赵匡胤选择了沉默,不再辩驳。
后来,赵匡胤从洛阳回来后,也就过了大概半年左右,就离奇死亡,迁都之事也就再没有下文。
有人说,洛阳和长安经历五代十国的战乱,早就衰败不堪,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交通运输,都已经没落了。
但是,自郭威建立后周起,经过历年来的改革,中原地区经济逐渐复苏,生产力得到恢复,再经过北宋初年的治理,再不济也恢复不少了。
而且,一旦迁都过去,再进行修缮和治理,也完全可以满足建都的标准。
不过,当时要是迁都洛阳还说得过去,但要迁都到长安,还是有难度,而且需要时间的。
因为西夏人盘踞在西北,真要把都城迁到长安,首先就得面临西夏的军事威胁,虽然西夏那会儿还没那么强,但好歹是个威胁。
赵匡胤的设想是,先迁都洛阳,等时机成熟再迁都长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灭了西夏,彻底解除西北的威胁。
而且,还得控制河套草原才行,不然的话,即便定都长安,北面的军事压力也会很大。
汉朝在没有收复河套草原之前,匈奴来打劫的时候,直接从河套草原南下,直接打到甘泉宫(咸阳淳化县一带),兵锋直指长安。
所以,赵匡胤迁都的终点长安,要想实现,就必须以武力控制西北和河套草原,才可以迁都过去,不然的话,还不如在洛阳待着。
可惜的是,赵匡胤没过多久就离奇死亡,迁都的事情也就再没提起过了。
北宋定都开封,其实在当时是最恰当的。
1、开封在先秦就曾是魏国首都,魏国在马陵之战之前一直是碾压周边各国,从来没有人说开封不适合作为国家首都。
2、开封从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占据河南以开封为首都称帝,后来朱温更是以此为中心逐渐削平各路诸侯取代唐朝建立起后梁政权。这说明开封地处天下之中,无论是割据一方还是称雄天下都很不错。
3、五代时期除了后唐都以开封为首都,而且五代时期几乎都是“吊打”周边藩镇甚至“吊打”周边游牧民族。北宋也是以开封为首都,逐渐结束藩镇割据局面。
4、开封在宋朝地处大运河中心位置,如同隋朝时期的洛阳,定都开封无论是从经济上考虑还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都明显优于已经衰败的洛阳更优于偏安西北的长安。
5、宋朝之所以“积贫积弱”,关键不在于定都开封,而是过早“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军队失去能征惯战的军事骨干。宋朝“崇文抑武”,也严重导致宋朝军人地位卑贱,军营难以吸引热血青年从军报国,最终导致军事力量脆弱,这才被少数民族政权“吊打”。
北宋为什么不选择长安作为都城而选择无险可守的开封的原因,得先从长安的地位说起。
建都长安,掌握关中金城千里的地利之便,凭借山河之固退可以守,雄踞上游之胜进可以攻,是既可以御内又可以制外的一个选择。
长安曾经作为隋唐帝国的首都长达年之久,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后,并拆毁长安宫室百司和百姓居民的房屋,驱使长安人东迁,从此长安便再也没有回复首都的地位,仅在五代后唐时曾经被设立为陪都西京。
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的时候,实际的政治中心已经在以宣武节度使(治所在汴州)身份起家的朱温驻扎的根本重地汴州(开封),洛阳只做了3年唐朝的首都,唐朝便为后梁所取代,五代前期的后梁、后唐、后晋都在洛阳建都(年后梁升汴州为东都开封府,定为首都,年迁都洛阳,年迁还开封,后唐年灭梁后旋即迁都洛阳),直到年后晋又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定都开封,洛阳也结束了它作为首都的地位。
后晋开始,开封确立了首都的地位
后周时期,开封的首都地位易发巩固,北宋时期开封的外城就是后周时期兴建。隋唐时期,长安的首都地位其实在很长时间段内不稳定,隋炀帝、唐高宗都经常往来于东都洛阳于长安之间,武则天更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正式定为首都,这主要是因为洛阳相比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地理位置较为适中,又是当时的水运枢纽中心,在此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解决皇室、百官和卫戍军队的后勤给养问题。直到开元年间裴耀卿、牛仙客提出改进漕运与和籴的制度设计,才“(玄宗)车驾不复幸东都矣”。长安的首都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巩固。
北宋依托空前发达的汴河水运定都开封,北宋东京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
中唐以后,朝廷的财政赋税收入日益依赖江淮漕运,所以居水运枢纽中心地位的开封,替代了长安、洛阳成为帝王奠基定都的首选。
定都开封已经是无奈之下最好的选择了。
首先是宋朝立国时,“燕云十六州”已经被石敬瑭割赠给辽,辽宁、山西、河北有一部分都在辽的手中,辽的势力仍然强大。
宋朝立国之初便面临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要收复失地,而收复失地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那就是要如何养兵。养兵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粮食问题,因此为了从南方运粮,不得不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开封建都。因为当时沟通洛阳的汴渠已坏,将粮食运往洛阳的难度太大。起初宋太祖也讲过,将来收复失地,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
宋初时有两条国策,一是先打黄河北岸,征服北汉和辽;一是先平长江流域,统一南方。宋太祖稳妥选择,先平南方。将平北方的任务留给了自己的弟弟宋太宗,但后来太宗两次亲征辽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自己还中了箭,因创伤死了。
北方不能平,辽又虎视眈眈,宋国就得为国防考虑继续大量的养兵。要养兵就得考虑粮食问题,国都西迁就更无从谈起了。
北宋定都开封,完全是因为历史的惯性。
1, 北宋的政权完全是从后周‘继承’过来的,因此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开封,这完全是一个历史惯性。那么问题来了,后周为什么要选择开封呢,同样的道理,后周是从后汉手里夺的政权,也是继承过来的。
开封之所以能成为首都,最初的源头要从后梁说起,梁太祖朱温灭亡唐朝以后,他做了两件非常疯狂的事情,第一,他痛恨宦官,进入长安以后,将所有的宦官全部杀掉,无论好坏。
第二件事情就是烧了长安。至于为什么朱温要烧了长安而选择在开封,笔者没有考证,但是朱温这个人一向名声不太好,好杀戮,凶残,这种人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烧了长安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但是以他的智商,应该领悟不到长安对一个帝国的意义。
2, 北宋在赵匡胤时期考虑过迁都洛阳,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洛阳地理位置险要,有天然屏障保护京师,而且洛阳曾经作为首都存在过,有历史意义。
二是因为当时赵匡胤的弟弟张光义势力在扩大,影响到了赵匡胤的皇权,当时赵光义担任开封尹,也就是首都市长,他长期经营开封,整个官僚系统到处都是他的人,赵匡胤有点被架空的感觉。赵光义是他弟弟,他也不能一刀杀了,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迁都洛阳,这样赵光义的政治班底因为迁都就会全部丧失。
但是最终并没有实施,因为赵光义看出了赵匡胤的阴谋,所以联合大臣极力劝阻。赵匡胤当然不能直接说,我迁都主要是为了防止弟弟篡权,他只能对朝臣说,我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地理位置好,有天然优势能保护京师,而且洛阳作为古都,有历史底蕴。
赵光义上来驳斥赵匡胤的意见,他说:治理国家在德不在险。这句话说的让赵匡胤很尴尬,意思是,作为一个好皇帝,只要有好的德行就够了,不需要什么天然屏障。
不久之后,赵匡胤莫名的就死了。开封作为北宋首都的事情就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
总结:
开封作为首都是从后梁开始的,经历了五代,在后周时期,柴荣觉得开封与帝国的气派不符,于是就派人重新对开封进行规划,其实也就是进行扩大,扩宽。经过柴荣重新规划的开封,也具有了帝国首都的气派,此后宋朝君臣,再也没有进行迁都的打算。
宋朝没有定都长安原因是多方面的。长安在经历“安史之乱"之乱后又被黄巢起义军所毁,黄巢军毁帝陵、烧宫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做。昔日世界第一大都城成了人间地狱。人口剩下十之三四。要想重新做为都城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这对刚取得政权的赵匡胤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观察北宋地图就可知道,北宋疆域最大时西北界才到达兰州,而兰州距长安不远,西夏国又虎视眈眈地望着长安,定都长安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需要统治者有开疆拓土的勇气。而北宋政权北面的幽云十六州又被契丹所占,汴梁又是“四战之地",北面几乎无险可守。自赵光义北伐失败后,北宋就龟缩自保,缺乏进取之心。
赵匡胤本是北周大将,自“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后,由于害怕其它将领如法炮制,听从了宰相赵普的建议,"杯酒释兵权"夺取了石守信等将领的兵权。用文官指挥军队,这样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
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本是汉族的固有领土,但自石敬塘称"儿皇帝"割让给北方的契丹后,中原大地的天然屏障荡然无存,北方草原部族可长驱直入直达黄河。以致北宋政权头顶一直悬着一把利剑,待到金人南下时,繁华的东京汴梁化为"南柯一梦"。
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有记载:”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说:“迁都洛阳也非长远之计,最好是迁至长安。我之所以想西迁,并无他意,只是要据山河之胜,守卫国都,这样便可以裁撤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赵光义说:“国家之守,在德不在险。”赵匡胤叹了一口气,悠悠道:“只怕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赵匡胤离奇死亡,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简单来说,形势比人强。
北宋定都开封的确带来了许多弊端,首先北宋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发并经营西域,导致西夏崛起;加之燕云十六州一直未被收复,宋朝受到西面和北面的压制,生存空间很小,只能花钱买和平。
其次开封地处平原,一马平川,又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北境防线一破,敌军兵临城下的难度并不大。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迁都长安或者洛阳,而是一直待在开封呢?
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长安洛阳被放弃的原因,二是开封被选中的理由。
长安曾是汉唐故都,而这两朝,都曾兴盛无比。长安占据地利,关中金城千里,凭借山河之固退可以守,雄踞上游之胜进可以攻,按理说,长安应当成为定都首选,但在当时,长安的定都环境已经基本丧失。
长安历史上受到过多次洗劫和焚毁,如三国时期,董卓死后的军队混战,几乎将整个城市摧毁,唐朝更是夸张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长安城遭受的劫难非常多,唐末黄巢和朱温再添两把火,北宋初年,长安城基本没了,哪还有个都城的条件?
不过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城池毁坏并不是无法定都的决定性条件,气候变化导致的种种后果才是。
一个庞大王朝的都城,其人口必然是庞大的,这么多的人居住在都城中,都城的粮食等各种物资都要有足够的供应,不然何以维持都城的繁荣?
在隋唐之前,长安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量大,有很多河流,不仅适宜发展农业,还有充足的水路漕运运输粮食和各种物资,保证都城的供应。
然而从唐朝开始,长安周边的气候恶化,降水量减少、粮食产量减少、河流干涸,原本的水路变成了陆路,或许你会认为陆路也可以运输,可古代不比现代,别说没有高速公路,就是普通大路都少,陆路运输代价极大,根本无法维持长安城的巨量供应。
水路一堵,长安作为都城的意义就很低了。
再看洛阳,洛阳也是汉唐故都,而且洛阳地处河南,更接近国土中心,便于辐射四方,又是隋唐大运河的核心,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漕运获取南方的粮食等物资,最重要的是,赵匡胤本人就出生于洛阳。因此,洛阳成了开封最为有力的竞争对手。
洛阳与开封的较量从唐末就开始了,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毁掉了长安城,从此长安再也没当过首都。
朱温虽然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但唐朝的政治中心已经转向了朱温的老巢,那就是宣武节度使的驻地汴州,即后来的开封。在三年后篡唐的时候,朱温将都城定在汴州,并升起为东都开封府,但洛阳的地位也不低,是后梁的西京。
论起漕运,开封比洛阳还要便利,尤其在五代时期黄河再次改道后,南方物资运往洛阳要逆流一段黄河,开封则不需要,不过运输优势跟都城方位优势谁更重要?五代各朝都有不同看法。
在五代的数十年间,洛阳和开封的地位几经反复,仅仅后梁,907年定都开封,909年迁都洛阳,913年迁还开封。923年后唐灭后梁,迁都洛阳。938年,刚建立的后晋又定都开封。此后的后汉和后周,也都定都开封,后周还修建了新城,地位越发稳固。
北宋作为继承后周的朝代,继承都城也是一项重要事务,从后来的事件来看,北宋没有迁都洛阳,更多的还是因为政治考量。一是定都开封有些久了,权贵的利益可都在开封,不是说动就动的;二是迁都后,开封府尹赵光义干什么呢?
在刚建国的时候,第一个因素更重要,而且天下仍处于割据状态,贸然迁都不利于国家稳定,这时候也没谁提迁都之事,但当北宋把后蜀、南唐、南汉等一一剪除的时候,赵匡胤兴起了迁都的念头。
政局逐渐稳定,皇帝的年纪渐渐大了,继承人的事上了台面,一场新的交锋即将展开。
976年二月,吴越王钱俶将要来朝,赵匡胤派儿子赵德昭前往迎接,然而在之前,这种事务都是赵光义处理的。
招待完钱俶后,赵匡胤祭拜太庙,决定带着赵光义、赵光美等人前往西京洛阳,并放出风声,说想要迁都。
这一年,赵匡胤50岁,赵光义38岁,赵德昭26岁,都不是小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了。
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赵光义是开封府尹;洛阳有可能成为北宋的都城,西京留守是焦继勋,焦继勋的女婿是赵德芳!
很快,第一批反对的人出现了,那就是起居郎李符。李符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曾任京西转运使,搞漕运、调拨粮草很有一套,深得赵匡胤信任,而起居郎这个职务就是负责记录皇帝工作内容的机要秘书,心腹中的心腹,只不过这个心腹,挺皇弟而不挺皇子。
李符上书,历数迁都的八难,即“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可实际上,这八难只是现在的难,即洛阳凋敝,一旦北宋决定迁都,洛阳没城都能造出一座城来,更何况这些难题,只要中央政府下令,那就不是问题,而中央的主人,就是赵匡胤。
所以,李符被无视。
到了洛阳,赵匡胤祭过父母陵墓、安抚百姓,然后祭祀天地,又大宴群臣,完事之后,赵匡胤仍停留在洛阳,丝毫没有走的意思,大有就在洛阳扎根的架势。
于是,武将李怀义出场了,他也是赵匡胤的爱将,老部下了,他上书:“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李怀义的意见就是开封漕运四通八达,洛阳不如,而且根本不可动摇,但赵匡胤仍然没有放弃。
终于,赵光义只能自己上了。
赵匡胤也跟他讲明了要迁都的理由,因为北宋强干弱枝政策的实施,冗兵问题已经显现,赵匡胤已经打算裁军,但开封无险可守,必须大军驻扎,而洛阳地势险要,完全可以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安天下。
赵光义最后只能抛出一句话:”在德不在险。”
这是句废话,大家都是打过仗的人,德能退敌制胜?显然不能。
但赵匡胤顺坡下驴,以听从赵光义建议为由下令东归。这并不能代表赵匡胤放弃迁都了,毕竟这一次事出仓促,更像是赵匡胤的试探,而非决定,迁都很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
可惜的是,当年年底,赵匡胤暴毙,赵光义继位,迁都之议就此搁浅。
安史之乱让唐朝走向衰弱也让古都长安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长期战乱中开封崛起了梁唐晋汉周五代除后唐都建都在开封。陈桥兵变后登基为帝的赵匡胤也曾经想把首都迁移到地理位置险要的洛阳,可惜遭到了赵光义为首勋贵的反对而只好作罢。赵光义继承兄长皇位为了证明自己开始北伐。赵光义北伐虽然消灭了宿敌北汉却败给了强大的辽国。赵光义北伐失败大伤了国家元气为了巩固江山,他只好放弃北伐而全力治理内政。赵光义死后他儿子宋真宗打败了入侵的辽军由于双方实力相当很快达成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而此时西北的党项贵族李继迁崛起威胁到了大宋的西北,基于经济和军事考虑开封永久成了大宋的首都。
1.五代十国时期开封的水路运输已非常发达,南方的粮食和财富都是通过水路运达开封的。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衰败,以前的漕运也遭到了破坏。因此,开封就被选中为都城。
2.长安和洛阳虽然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安史之乱中也是被叛军攻破,在唐末战乱中屡遭摧残。因此,一个王朝的衰落主要是政权的腐败导致。北宋的灭亡同样也是政权的腐败,与定都开封应该没有太大关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说明,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www.xiezha.com/question/663556937807298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