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岗
高校行政,包括面向老师的科研处、工会、人事、财务、后勤等岗位,也包括面对学生的教务、就业处、学工、图书馆等工作,是在一所高校中负责后勤行政的工作人员的统称。
当一个应届毕业生拥有了在高校“做老师”的头衔,绝对会在亲朋好友间收获一众羡慕的感叹。毕竟在大家的眼里,高校行政几乎是“清闲高薪”的代名词。然而,实际情况却与期待有所出入。以下是关于高校行政岗的一些真实反馈:
1. 薪资待遇
尽管身处一线省会城市,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校行政人员可能只能拿到每月4000元的固定工资。这样的薪资水平可能会让那些期望高校行政岗位能够提供优厚待遇的人感到失望。
2. 工作内容
高校行政的工作内容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它需要根据领导和学生的需求随叫随到,工作压力和强度可能超出一些人的预期。
3. 社会地位
在高校工作,尤其是担任行政职务,可能会给人一种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感觉。然而,实际上这种工作可能并不会得到同等的对待。编内同事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将额外的工作交给编外人员,导致后者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
4. 职业发展
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可能并不如预期那样清晰。编外合同工可能会肩负大量琐碎工作,责任重大却晋升通道狭窄,薪酬待遇及职业认同感普遍低于教师等正式职位。
5. 竞争压力
近年来,高校行政招聘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变高,不少高校招聘的人事代理的行政岗位都要求博士毕业,甚至会对求职者的年龄和毕业院校档次作相应要求。这表明高校行政岗位的竞争压力正在逐渐增大。
总的来说,入职高校行政岗后的滤镜碎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失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行政岗位就是一个糟糕的选择。每个人对于职业的期望和定义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会更喜欢那种稳定和体面的工作环境,即使薪酬和晋升机会可能不尽如人意。因此,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长期发展目标,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说明,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www.xiezha.com/question/26dd5174a565430291fcfd8d2325f653.html